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艾德雄、余夕雯)近年来,保康县黄堡镇大屋场村利用二荒地、闲散地,大力发展金丝皇菊,通过“美丽经济”助农增收。
深秋时节,在黄堡镇大屋场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,满园的菊花金黄剔透、硕大饱满,一阵阵菊香沁人心脾、扑面而来。村民们正紧张地采摘、装车,一派繁忙景象。
这两天,趁着晴好天气,村民正抓紧采摘最后一个地块的金丝皇菊。
“花蕊散开的才算成熟了,没成熟的千万不能采。畸形花不能采,只有花瓣没有花蕊,烤出来品质不行。”大屋场村党支部书记董修翠手把手指导农户采摘。
“我们大屋场大部分都是挂坡地,土质、气候都很适应发展菊花产业。不能出去务工的这一部分村民,能就近务工、增收,同时村集体也可以增收。”董修翠说。
今年,大屋场村又新发展了60亩贡菊。董修翠说,金丝皇菊按朵卖,一朵卖3元钱左右。贡菊虽然价格低一些,但不愁卖。在种植过程中,村里统一品种、统一布局、统一技术、统一销售,最大限度让村民实现增收。
今年61岁的石天香,在基地采摘菊花有20多天了,“采菊花活也不太重,每天收入80块钱,家里也照顾了,感到很满意。
一边,村民在基地抓紧采摘,另一边工人在工厂抓紧烘烤。
“这几天正在烤贡菊,烤房是全智能化的,一次烘烤需24小时,一次烘烤鲜花2000斤,烤出来的成品大约有200斤。”农产品加工厂生产负责人张月权介绍说。
金丝皇菊既可药用,也是上好饮品,因其色泽金黄、气味芳香,被誉为“菊花之皇”,不仅清火明目,还能清热解毒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“经过我们四五年的种植,我们掌握了菊花产业的种植和烘烤技术,我们也打开了一部分销路,我们下一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,带动本村和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”发展菊花产业,董修翠信心满满。
编辑【孔妍】